你有没有想过,照顾一位患痴呆症的亲人,其实比你想象中更难?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,面对不断变化的情绪和行为,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像一台永远无法关机的机器。今天,我们想告诉你一个重要的信息:痴呆照护者也需要被照顾。
⚠ 痴呆照护者的“情绪骨折”现象越来越普遍。一项调查显示,超过70%的长期照护者曾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。这些情绪问题不仅影响照护质量,还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。
✅ 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(镇江五院)近日发布了一套针对痴呆照护者的情绪自救指南,帮助他们识别、缓解并管理自己的情绪压力。
🔍 为什么痴呆照护者更容易陷入“情绪骨折”?
一方面,疾病发展的不确定性让人焦虑不安,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;另一方面,患者的行为反复无常,比如反复提问、拒绝洗澡、半夜吵闹甚至打人,这会让照护者感到疲惫不堪。
更难的是,照护者还要面对经济压力、家庭矛盾以及亲人逐渐“消失”的痛苦。这种多重压力叠加在一起,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。
✨ 镇江五院推出“早中晚三期减压处方”,帮助照护者分阶段应对挑战。
展开剩余60%✅ 早期阶段:学习+记录是关键。多了解痴呆症的知识,减少误解与焦虑;每天记录患者的进步,哪怕是小到自己吃饭,也能增强信心。
✅ 中期阶段:15分钟“偷闲法”能让你重新充电。利用患者休息的时间,进行冥想、听音乐或拉伸,提升情绪耐力。
✅ 晚期阶段:学会将悲伤转化为纪念。整理照片、制作记忆盒子,保留美好回忆,同时寻求专业临终关怀指导,减少决策焦虑。
💡 随身“情绪急救包”,关键时刻派上用场。
✅ “情绪3秒暂停”技巧:深呼吸、离开现场1分钟,再通过写日记或打电话释放情绪。
✅ “魔法句式”化解难题:面对患者时说“我知道你不舒服,我们先试试A还是B?”;面对他人质疑时说“谢谢关心,这是病症表现,我们正在学习应对”。
✅ 设定自我关怀KPI:每周至少参加2次社交活动,每月争取一天“替代照护假”,让自己彻底放松。
🤝 家庭力量不能忽视。
建议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照护,制定任务表,轮流负责不同事项;每周召开10分钟家庭会议,倾听彼此的声音,避免指责性话语,凝聚照护合力。
❌ 避开三大照护误区。
不要强迫自己“必须完美”;允许自己偶尔流泪,通过倾诉或写日记释放情绪;不要过度牺牲自己,保持社交和健康才是长久之计。
📌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失眠、易怒、对生活失去兴趣,且符合3条以上,建议立即寻求专业帮助。
💬 最后想对你说:照顾病人不是一个人的事,也不是一场孤独的战斗。愿你在这段旅程中,既能守护好家人,也能好好爱自己。
#情绪自救 #痴呆照护 #心理健康 #镇江五院 #情绪骨折
配资论坛官网登录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