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大连日报
幼儿园大班免费后家长角色的变化——
从“付费者”到教育合伙人
甘井子区教育局春田第二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的建构游戏——我的家园。受访者供图
〚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孟清〛
随着2025年秋季幼儿园大班免费政策全面实施,家长角色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:从单纯的教育“付费者”升级为“教育合伙人”。这一转变不仅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,更推动家园共育迈入协同共创的新阶段,让家长和幼教一线的教师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。
生源回流 用好的教育质量推动家园共育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大班免费政策有效改善了公办幼儿园此前存在的大班生源流失问题。甘井子区教育局春田第二幼儿园园长陈思佳告诉记者:“去年,我们园只有两个大班,今年在大班免费政策的吸引下,更多家长坚定地选择留下来,甚至还有从外面转回来的大班孩子,人数大大增多,大班数也从两个变为三个。”大班免费的政策深受家长的欢迎,尤其是家有多孩的家庭。家有双胞胎的大班家长张女士在提到大班免费政策时非常开心:“我家两个娃刚好今年升大班,在得知可以免费就读时,我特别激动,真的是缓解了家庭的一大经济负担。”高新区第三实验幼儿园园长崔岩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大班免费政策除了缓解家庭压力之外,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,那就是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,让家长看到了国家对生育的支持和对学前教育的倾斜,也让我们学前教育一线从业者更有底气、更有信心。”
陈思佳表示,大班生源回流的同时,家长对大班的教育也有了更高的期待。“为此,我们尊重教育规律,关注幼儿数理和语言的发展,努力提高教育质量,力求让孩子们与小学更好地衔接,比如在一日生活中,注重培养孩子们集体生活的能力,建立规则意识;在区域活动中,通过操作和感知结合,构建数形结合的能力;加强活动资源平台的建设,善用AI工具,让老师有思路、有框架,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到孩子个体的成长。同时,推动家园共育,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,比如定期举办‘家长开放日’,邀请家长亲身参与绘本共读、节日体验等,直观感受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收获;建立‘成长档案漂流瓶’,教师记录幼儿社交、创造力等发展瞬间,家长补充家庭观察笔记,双向反馈形成成长闭环。”
了解政策 从小班入园起就做好规划
崔岩告诉记者,大班免费政策虽已全面实施,但仍有部分家长对政策了解不够,比如有的孩子上小班时年龄不够,是9月1日之后出生的,升入大班时未满5周岁,那么,这种情况就不符合大班免费政策,无法享受免费政策。而且,大班免费所减免的费用仅限保育教育费即学费,伙食费、住宿费等费用不在减免范围。
因此,崔岩特别提醒家长,在孩子入园前要主动确认好两件事,一是核实幼儿园资质,确认是否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正规资质的幼儿园;二是确认好入园时间和升入大班的时间,以确保符合免费政策的年龄要求。
崔岩说:“建议家长从孩子小班入园起就做好规划,做‘政策明白人’,主动了解学前教育法以及幼小衔接、素质评价等新规的要点,和幼儿园老师合力促进孩子科学健康成长。比如有的家长在了解‘去小学化’的政策后,主动将家庭识字卡替换为自然探索游戏,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;有的家长在了解到幼儿园大班开展‘时间管理’主题活动后,主动增设家庭晨间计划表打卡或用沙漏游戏培养任务意识等,有效达成家园合作,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家园氛围。”
幼小衔接新范式
深度参与守护孩子成长
在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幼小衔接并不是从幼儿大班开始的,而是从幼儿小班入学就已经开始了。科学的衔接工作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核心,围绕生活准备、社会准备、学习准备、身心准备四个关键维度展开。生活准备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与健康体魄,包括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,如规律作息、整理个人物品等,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同时,结合跳绳、拍球等趣味体育活动,增强幼儿体质,锻炼其意志品质,为适应小学规律作息奠定坚实基础。社会准备是发展交往合作与规则意识,在各类游戏与集体活动中,引导幼儿学习沟通、分享、协商与解决冲突能力,使幼儿在理解并遵守集体规则的过程中,自然提升合作交往能力、责任感与社会适应力,为顺利融入新集体做好准备。学习准备是激发兴趣,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,通过游戏化、探究式的活动,保护并支持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。坚决避免“小学化”倾向,重点培养幼儿积极主动、认真专注、敢于探究、乐于创造等关键学习品质,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。身心准备是建立积极入学的期待,通过“参观小学、与小学生互动”等体验式活动,帮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小学生活,减少陌生感与焦虑情绪,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与自信心。家长也是幼小衔接中的重要一环,要树立科学的育儿观,将关注点从“知识学习”转向“学习品质”与“良好习惯”培养上,与幼儿园合力构建协同育人的支持性环境。
配资论坛官网登录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